5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分秒必争、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一起关注!
近期,全国疫情整体继续呈现下降态势,5月5日以来,全国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均低于5000例。5月12日全国新增感染者降至2300例以下。
北京市近日新增感染者数量有所减少,从高峰日的70多例,降到5月12日的47例,显示防控措施具有针对性和效果,但仍有未处于管控状态的感染者报告,社区传播风险尚未完全阻断。
奥密克戎疫情不同于以往疫情的特点,特别表现在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隐匿性强的特点。“三区”的管理是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针对奥密克戎疫情的新特点,进一步加快封、管、控的时间,缩短集中隔离的时间。采取临时管控措施,通过快管快筛的策略,以快制快,防止风险外溢,当风险解除后就快速解除。
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检验测试“采样圈”,一方面有利于公众就近就便接受核酸检验测试的服务,同时更加有助于感染者的早期发现,来提高检测预警的灵敏度,早期发现疫情,有利于疫情的及时控制。
15分钟核酸“采样圈”,对于人员的需求要逐步扩充,一方面检测技术人员通过这两年的培训有一定储备,另一方面要布局这么多的核酸检测点,就要进一步扩大核酸检测的采样人员队伍。鼓励具有卫生专业背景的人员经过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培训参加核酸采样工作,不仅仅是现有的医师和护士。此外,对于核酸采样现场还有一部分人员,主要负责信息录入、秩序维护,还有给老百姓进行答疑解惑、服务保障工作,这部分人可以由一般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担任。
经过两年多的积极建设,我国的核酸检验测试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目前,全国有1.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验测试,有15.3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工作。现在每天核酸检测的能力已经达到单管每日5700万管,总的来看核酸检验测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从目前我国有奥密克戎流行的地区,尤其是广泛、严重流行的地区监测和评估结果可以看到,未接种疫苗和接种两剂次、接种三剂次之间的保护作用差别是非常明显的,而且看到接种两剂次和接种三剂次之间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作用也有明显差别。一般来说差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抗体水平变化情况;二是涉及发病率、重症率、病死率的差别。
根据香港卫生署5月5日公布的信息,在香港未接种疫苗的70-79岁的老年人中的病死率是5.55%,接种两剂次疫苗的病死率是0.59%,接种三剂次疫苗的病死率是0.16%。也就是说,未接种疫苗70-79岁老年人病死率分别是接种两剂次、三剂次该年龄人群的9倍和34倍。
奥密克戎流行期间,有关专家对吉林市作了研究,结果已经公布。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未接种疫苗和仅接种一剂次灭活疫苗者重症的发生率是接种两次、接种三次疫苗者重症发生率20倍以上。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到全程接种疫苗,接种加强针对于重症和死亡预防的保护效果会更好。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R0值是9.5,是德尔塔变异株的2倍,而代际间隔只有2.83天,在传播的过程当中,还有一定比例的感染者是没有症状的,因此传播不仅速度快而且不易被发觉,也增加了许多防控的难度。
但如果我们放松防控措施,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群感染。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多。老年人以及有基础性疾病的脆弱人群一旦感染,容易发展为重症,再加上我国的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区域间分布不平衡。以重症医疗资源为例,无论是高水平的重症医疗团队还是重症床位,往往集中在大医院和大城市。
所以我们必须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从严从实做好各项防控措施来避免大规模的人群感染,从而保障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通过设置一些卡口、出入限制等措施,对于防止疫情外溢包括一些民众误入风险区域,保护广大民众健康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采取物理隔离措施的同时,要结合地理环境留好安全通道、生命通道,安排专人值守,不要上锁、一封了之,要保证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通道畅通。
街乡、社区(村)也要掌握封控、管控区域内重点人群的底数和分布情况,排除辖区内的消防安全隐患,针对性制定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主动向居民公布联系人、联系方式,确保居民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能找到人,能够快速撤离。
做好现场采样工作离不开公众的积极配合。参加核算检验测试的公众要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自觉地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采样过程中不要触碰采样台及采样台上任何物品,采样结束后尽快戴上口罩,迅速离开现场。做好大规模核算检验测试采样工作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精细的组织管理工作,同时也需要公众非常好的配合。
目前,绝大部分省市已经按照要求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方舱医院,也为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疫情做好了一定的床位储备。下一步,要求各省做好疫情应对准备,特别是在方舱医院的建设上要做到有备无患。
第一,进一步要求各省以地级市为单位,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常规建设或者改造少数的方舱医院,相关水、电、厕所、淋浴、通风这些基础设施要提前做到布局改造到位。
第二,做好方舱医院医务人员和医疗设施的准备工作。要求按照一定的配比组建好医疗队伍,同时做好救治和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培训。另外储备好床位单元、医用物资、医疗设施,同时铺好医疗信息系统,若发生疫情能够在24小时内将这些设备设施进入到已经备好的方舱医院中,医务人员以及相关设备也能够投入到位。
第三,保障好方舱医院的管理和运行,统筹各部门全力保障好方舱医院的建设以及建设后的正常运行,确保在有需要时,能够在一天内也就是24小时内转化为方舱医院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能够很快收治病人,为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提供支撑。